芒硝
很多朋友覺得芒硝是經加工精制而成的結晶體,并不屬于中藥,但是它確確實實是一味中藥,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來看看芒硝的功效與作用。
內容目錄
芒硝的基本信息
性味:味咸、苦,性寒。
歸經:歸胃、大腸經。
形態特征:本品為棱柱狀、長方形或不規則塊狀及粒狀。無色透明或類白色半透明。質脆,易碎,斷面呈玻璃樣光澤。無臭,味咸。
芒硝的用法用量
用法:6~12g,一般不入煎劑,待湯劑煎得后,溶入湯液中服用。外用適量。
炮制:生用。
芒硝的功效作用
功效: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
主治:用于實熱積滯,腹滿脹痛,大便燥結,腸癰腫痛;外治乳癰,痔瘡腫痛。
作用:
1.用于退乳
取芒硝2.00克(炎熱季節用300克),用紗布包裹,分置于二側乳房上,用胸帶固定,經24小時(天熱12小時)取下。如1次未見效,可繼續敷1~2次。用于退乳33例,用藥2天后退乳者占85,其余均于用藥3天后退乳。但產后乳房未脹,用皮硝作預防性退乳,完全無效
2.治療乳腺炎
取芒硝1兩,平鋪于兩層紗布的夾層中(中心處稍厚),將4周縫合后覆蓋患處,繃帶固定。每日敷藥2次。適用于急性乳腺炎早期,開始化膿者無效。試治2例,均獲效果。
3.治療大骨節病
以芒硝內服,每日2次,成人每次2~4克。治療117例,服藥1個月后關節疼痛顯著減輕或基本消失者46例,關節功能障礙顯著改善者2例,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均顯著好轉者39例,疼痛消失、功能障礙改善且勞動能力顯著提高者16例,無變化5例,另有9例服藥后出現疼痛加劇現象。服藥后一般無不良反應,少數服用劑量較大時有腹脹或輕度腹瀉現象。
芒硝的禁忌
孕婦慎用;不宜與硫黃、三棱同用。
芒硝的附方
1.治陽明病,腹滿而喘,有潮熱,手足濈然汗出者,大便鞕:大黃四兩(灑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傷寒論》大承氣湯)
2.治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傷寒論》大陷胸湯)
3.治關隔大小便不通,脹滿欲死:芒硝三兩,紙裹三、四重,炭火燒之,令內一升湯中盡服,當先飲湯一升,已吐出,乃服之。(《肘后方》)
4.治食物過飽不消,遂成痞膈:馬牙硝一兩(碎之),吳茱萸半升(陳者)。煎取吳萸濃汁投硝,乘熱服,良久未轉,更進一服。(《經驗方》)
5.治小兒赤游行于體上下,至心即死:芒硝納湯中,取濃汁以拭丹上。(《子母秘錄》)
6.治火丹毒:水調芒硝涂之。(《梅師集驗方》)
7.治眼有翳:芒硝一大兩,置銅器中,急火上煉之,放冷后,以生絹細羅,點眼角中,每夜欲臥時一度點。(《孫真人食忌》)
8.治小兒重舌:馬牙消馀舌下。(《延齡至寶方》)
9.治小兒鵝口:細研馬牙消于舌上摻之,日三、五度。(《簡要濟眾方》)
10.治漆瘡:芒硝五兩,湯浸以洗之。(《千金方》)
11.治代指:單煮川芒硝湯漬之。(《圣惠方》)
-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
-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
-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
-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
-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
-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
-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
-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
-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
-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
-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
-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
-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
-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
-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
-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
-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
-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
-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
-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
-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
-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
-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
-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
-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
-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
-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
-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
-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
-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
-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
-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
-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
-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
-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
-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
-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
-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
-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
-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
-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