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偏方
腹瀉是小寶寶的一種常見生活疾病,那么寶寶腹瀉不止應該如何治療呢?中醫有治療小兒腹瀉的偏方,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內容目錄
治療小兒腹瀉的民間偏方
偏方一:用蘋果泥
如果寶寶腹瀉不止的話,可用買來的新鮮的蘋果做成蘋果泥,如果氣溫過低則可適當加熱一下,然后喂寶寶吃,正常情況下如果寶寶的腹瀉不是太嚴重的話一到兩天之內就可以看到止瀉的效果了。因為蘋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和鞣酸其都具有吸附和收斂的作用,再者蘋果屬于堿性水果有利于中和體內的胃酸。
偏方二:蘋果胡蘿卜汁
如果寶寶不喜歡吃蘋果泥的話,也可用半個蘋果和一小結胡蘿卜一同榨汁給寶寶喝。胡蘿卜中的果酸有助于寶寶的大便成形,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胡蘿卜最好先煮熟之后在進行榨,這樣更有利于止瀉,同 時也能起到補水的作用。
偏方三:小米湯
空腹的時候讓寶寶喝小米湯,當然是不要米粒加少許鹽,最好不要放其它的調味品,讓寶寶堅持喝幾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瀉作用的。
偏方四:煸炒小米
將小米煸炒至變黃有香味之后,然后磨成粉末,在分幾次給孩子吃,一般一天吃兩三次,堅持兩三天就可看到很好的效果了。因為小米具有收斂的作用,當然了如果用此方止瀉還要注意多給孩子補充水份以免引起去上火。
偏方五:茶葉茄香飲
將2克茶葉同3克茴香加適量水用水煎至湯量變少,分兩三次飲用。
偏方六:麥芽生姜飲
用10克麥芽同兩片生姜煎水服用就可。
正常情況下如果寶寶腹瀉不是很嚴重的話,那么通過以上這些方法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瀉作用。但是如果寶寶腹瀉的問題沒有減輕反而加重的話,建議寶媽們最好帶寶寶到正規的兒童醫院去檢查一下。
中醫治療小兒腹瀉的方法
1、乳茶
一些如茶,是有著防止腹瀉的效果的。云南綠茶1克。將綠茶研細末,分3次用乳汁調服,連服3~5天。功能清熱、消食、止瀉。
2、孩兒茶
孩兒茶也是不錯的,注意服用的次數。將孩兒茶研細,口服。1歲左右每次服0.15克,2歲以上服0.2克,每日3次??汕鍩?、消食。
3、兒科醋茶
醋能夠止瀉,混合食用更好。綠茶1杯(約300毫升),食醋20毫升,二者混合,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功效和胃止瀉。
4、陳皮茶
陳皮,煎水服用,也是效果不錯的。茶葉5克,陳皮15克。以上兩味用冷開水浸泡一晝夜。以水一碗,煎至半碗。1歲以下每次服20毫升;1~2歲每次服30毫升;3~4歲每次服50毫升。每日3次。
5、車前米仁茶
車前米仁茶也是能夠止瀉的。炒車前子、炒薏米仁各9克,紅茶1克,白糖或葡萄糖少許。用法一:前3味共研細未,以白開水調服。用法二:前3味加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渣濾汁,加入少許葡萄糖或白糖調味即可,也可將3味研末,以沸水沖泡15分鐘,加入少許葡萄糖或白糖即成。粉劑:每日2次,每次用藥末3克,用白開水調服,3歲以下兒童用量減半。湯劑:每日2劑,不拘時溫服,3歲以下者酌減。功能健脾化濕、止瀉。
6、米湯
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大米湯,也是有著止瀉的效果的。大米淘洗干凈加適量水煮開后再用文火煮,等到大米煮得很爛之后,加入少許食鹽(約為4‰)攪拌均勻經細篩過濾后即成。
7、焦米湯
焦米湯一般是在民間廣泛的使用的止瀉的方法。制作方法也較簡單。先將大米粉放入鍋中用文火炒至淡黃色,聞到焦米香時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過焦。
8、胡蘿卜熬湯喝
胡蘿卜熬湯也是可以直接的飲用,有助于止瀉。因為胡蘿卜是堿性食物,含有大量的果膠,這種果膠能讓大便成形,并吸收附在腸子上的細菌和病毒,然后排出體外,孩子的腹瀉就止住了。這個方法,簡單易操作,家長可以試用一下。就是直接把胡蘿卜煮熟爛后,過濾去渣后再加水熬成湯就可以直接飲用了。
中醫推拿治療小兒腹瀉
補脾經
旋推寶寶的大拇指末節羅紋面就叫“補脾經”,100-300次。
清大腸
食指橈側緣(靠近大拇指的一側)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線即是大腸穴。從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揉板門
手掌大魚際平面即是板門。用指端揉100-300次。
運內八卦
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周,此圓周即內八卦。沿此圓周順時針掐摩稱“運內八卦”,作100-300次。
-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
-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
-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
-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
-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
-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
-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
-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
-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
-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
-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
-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
-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
-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
-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
-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
-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
-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
-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
-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
-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
-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
-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
-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
-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
-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
-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
-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
-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
-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
-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
-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
-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
-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
-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
-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
-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
-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
-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
-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
-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