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偏方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肥胖總歸是一件不那么“美觀”的事情,所以減肥也就成了現代男女們所追求的,那么你知道中醫有哪些減肥的秘方嗎?下面來了解下吧。
內容目錄
中醫減肥的偏方
中藥方一:
材料:決明子1兩,車前子3錢,山楂2錢,陳皮2錢,何首烏1錢半,甘草1錢,枳殼1錢。
原理: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山楂促進消化。車前子則有利水、清肺、明目、祛痰的作用。陳皮則可以通腸道、解熱。何首烏益血、潤腸通便、并解毒。甘草潤肺止咳,清熱,補脾胃。枳殼有疏通經絡、消除脹氣的作用,用于胸脅脹痛、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中藥方二:
材料:二丑25克,炒草決明、澤瀉、白術各10克,山楂、制首烏各20克。上藥碾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吞服20~30粒,并加強運動,可消食化瘀,減肥去脂。
原理:方中二丑“治祛癖氣塊,利大小便,除水氣,虛腫”,“能疏風,亦補虛腫,久服令人體消瘦”。藥材中的山楂消食去瘀,首烏補腎填精,決明子潤腸通便,并有降低血清。
中藥方三:
材料:姜皮2克,桑白皮3克,陳皮3克,茯苓4克。每次煎服時在鍋里加入500ml的水,將其煮沸。連續服用五天,大概就可以瘦下9斤。
原理:這幾味中藥都是利尿的中藥,它的作用是利尿消腫,對身體浮腫的可以消腫,喝了可讓小便增多,從而達到體重減輕。
中藥方四:
材料:海藻、夏枯草、米仁各30克,山楂15克,白芥子10克,澤瀉、茵陳、柴胡各10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原理:本方化痰消脂,健脾利濕,調理氣機,適于女性肥胖癥的治療。
中藥方五:
材料:桑葉10克,百合10克,天冬10克,桑椹10克,決明子10克,番瀉葉10(可根據需要加2-3克)。將藥劑倒入剛燒開的水燜幾分鐘即可??梢阅脕懋敳韬?,早晚各至少喝一大杯。一天大概泡一劑,或者是兩天泡一劑,以一個星期為一個療程。
原理:這個偏方的效果就是幫助體內刮油,清理腸胃,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感覺胃口會縮小。
中醫減肥的配方
方一:輕身散
輕身散成分:甘草、人參、山茱萸、云母粉、黃芪500克、茯苓、生姜各3克。
方法:先將黃芪、生姜煎煮沸,焙干;再將茯苓等其余五味搗篩,拌勻。每次服用1克,服時加少量鹽,以開水沖服。
瘦身功效:有補氣健脾,減肥輕身之效。
方二:海藻湯
海藻輕身湯成分:取海藻、薏仁各12克、柴胡各9克,白芥子6克、夏枯草、山楂、澤瀉各15克、茵陳、甘草5克。
方法:清水煎服200ML,每次口服100ML,1日2次。
瘦身功效:化痰祛脂,健脾利濕,調理氣機,防治肥胖。
中醫按摩能減肥
瘦胳膊抓臂臑穴
瘦胳膊主要是抓拿臂臑穴,做法:拇指壓住穴位,四指抓住贅肉向外捏拎。抓200下為好,要堅持,一個星期就能初見成效。
抓帶脈穴瘦腰
減肥時,不要忘了每天拿抓帶脈穴200下,有很好的瘦腰效果。抓帶脈可以刺激內臟蠕動,增強活力,改善便秘,最重要的當然是能趕跑腰部贅肉。
梁丘穴塑造完美腿部曲線
將該處的肉輕輕捏起揉按3分鐘左右。這個辦法,對自己腿部線條不太滿意的朋友們可以試試。捏提梁丘穴,對于腿部尤其是大腿的曲線有很好地塑形作用。
敲風市穴瘦大腿
瘦大腿,第一個選的有效穴位是風市穴,要用敲擊法。對著該穴位敲100下為宜,力道由輕到重為好,效果出來會讓你大吃一驚,原來肥肉都被敲走了。
刮委中穴瘦小腿
在委中穴抹上潤滑油,然后用刮痧板連刮幾下,直到刮出痧。刮痧委中對瘦小腿,有很好的效果,刮委中能打通小腿肥胖的阻塞點,讓小腿內循環變快,減少肥肉。
中醫減肥的7個方法
1、通腑法
以輕泄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導致的肥胖。癥見大腹便便、動則喘息、苔黃厚、脈實。選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或單味大黃片。
2、消導法
用于食欲無進型肥胖。癥見肥胖懶動、腹滿積食、苔白。一般消肉積用山楂,消面積用神曲,消食積用麥芽。
3、祛痰法
用于痰濁肥胖。癥見氣虛胸悶、嗜睡懶動、苔白膩、舌胖、脈滑。輕者用二陳湯、平陳湯、三子養親湯,重者用控涎丹、導痰湯等。
4、利水法
有微逐與推逐之分。癥見肥胖浮腫、水尿、腹脹、脈細沉。微逐用五皮飲、小分清飲,推逐用舟車丸、十棗湯之類。
5、健脾法
肥胖以健脾補胃為正治法。癥見脾虛氣弱、胃納減少、體倦無力、苔白質淡、脈細弱無力。常用方如參苓白術散、異功散、枳木丸、五苓散等。
6、化濕法
用于因脾運不健,聚濕而致的肥胖,癥見脹滿。代表方如澤瀉湯、二術茯苓湯、防己黃芪湯等。
7、疏肝利膽法
用于肥胖兼肝郁氣滯或血淤者。癥見肥胖兼有脅痛、急躁、眩暈、倦怠、腹脹、舌苔黃、脈弦。常選溫膽湯、疏肝飲、消脹散、逍遙散等。
-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
-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
-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
-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
-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
-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
-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
-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
-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
-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
-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
-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
-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
-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
-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
-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
-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
-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
-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
-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
-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
-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
-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
-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
-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
-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
-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
-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
-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
-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
-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
-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
-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
-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
-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
-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
-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
-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
-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
-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
-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