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偏方
中醫是如何治療闌尾炎的呢?相信很多朋友對于中醫治療闌尾炎的方法并不了解,下面不如就讓小編帶你來看看中醫有哪些偏方是治療闌尾炎的吧。
內容目錄
中醫治療闌尾炎的偏方
芍藥甘草湯治闌尾炎
【功能主治】解痙止痛,解熱抗炎,解毒抗過敏。主治急性闌尾炎,慢性復發性闌尾炎。
【偏方組成】生白芍60~120克,生甘草15~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3劑為1療程。服藥2個療程評定療效。
【病例驗證】林某,男,41歲。以轉移性右下腹部疼痛4天入院。伴畏寒發熱、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診為急性闌尾炎。藥用:生白芍90克,生甘草20克,大黃10克(后下),黃連10克,丹皮12克,蒲公英15克,銀花15克,桃仁12克。水煎,分2次溫服。2劑后癥狀明顯減輕,再進2劑癥狀與體征消失。
木香金銀花治慢性闌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闌尾炎。
【偏方組成】木香、金銀花、蒲公英各25克,牡丹皮、川楝子、大黃各12克。
【用法用量】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所得藥液兌勻。分服。每日1~2劑。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慢性闌尾炎43例,治愈38例,好轉4例,無效1例。有效率97.6%。
香附治慢性闌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闌尾炎。
【偏方組成】香附15克,桅子、枳實、桃仁、麥芽、山楂、木香、雞內金各10克,遠志、神曲、枳殼、甘草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慢性闌尾炎28例,治愈23例,好轉4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6.4%。
鬼針草治急性闌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闌尾炎。
【偏方組成】鬼針草、敗醬草各30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加水3碗,煎至1碗,頻頻呷服。每日服1劑,重癥患者每日服2劑。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闌尾炎患者73例,其中,治愈71例,好轉1例,無效1例。73例中包括單純性闌尾炎患者22例,均獲治愈。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患者13例,其中痊愈12例,好轉1例,有效率為100%。
陳皮炒枳殼治闌尾炎
【功能主治】理氣泄熱,解毒散結。主治闌尾炎。
【偏方組成】陳皮、青皮、炒枳殼、連翹、甘草各10克,二花、公英各15克,乳香12克,川楝子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王某,女,29歲。上腹疼痛拒按,伴發燒,惡心,嘔吐,后疼痛轉移到右下腹部。經化驗,確診為急性闌尾炎。用此方3劑癥狀消退,服完6劑而痊愈出院,追訪未見復發。
中醫治療闌尾炎的方法
一、熱毒證
證候:腹痛劇烈,全腹壓痛、反跳痛,腹皮攣急;高熱不退或惡寒發熱,惡心納差,便秘或腹瀉;舌紅絳,苔黃厚,脈洪數或細數。
治法:通腑排毒,養陰清熱。
常用藥物: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紅藤、黃芪、當歸、穿山甲、皂角刺、元胡、廣木香。
二、瘀滯證
證候:轉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續性、進行性加劇,右下腹局限性壓痛或拒按;伴惡心納差,可有輕度發熱;苔白膩,脈弦滑或弦緊。
治法:行氣活血,通腑泄熱。
常用藥物: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紅藤、青皮、枳實、厚樸、丹參、赤芍。
三、濕熱證
證候:腹痛加劇,右下腹或全腹壓痛、反跳痛,腹皮攣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塊;壯熱,惡心納差,便秘或腹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通腑泄熱,利濕解毒。
常用藥物: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紅藤、敗醬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藿香、佩蘭、薏苡仁、黃連、黃芩、生石膏。
-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
-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 枸杞子的功效與作用
- 燕窩的功效與作用
-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
-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 櫻桃的功效與作用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
-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
-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
- 鐵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
-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 絞股藍的功效與作用
-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黃精的功效與作用
-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
-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
-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
-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
- 白術的功效與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
-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
-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
-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 甜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 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
- 胖大海的功效與作用
-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
-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
- 沙棘的功效與作用
-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
-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
-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
-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
-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
-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
-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
-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 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
-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
-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
-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
-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
-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
-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
-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
-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 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
-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
-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 南瓜子的功效與作用
-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 木香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
- 通脈四逆湯的功效與作用